其实各家只要有粮食,根本不需要去镇上(shàng ),衣衫这些俭省一些,缝补一(yī )下,随便穿个几年。至于盐,有的吃就吃,没得吃也可以不吃(chī ),只是村里老人都说,吃了盐有力气干活,家中还是不能缺的。不过盐这东西,买一罐可以吃(chī )很久了,还没听说村里哪家缺(quē )盐的。
虎妞娘摇头,叹口气道:我嫁到青山村这么多年来,衙差到(dào )这边都是为了运税粮,别的我(wǒ )都没看到过。
果然,她再次到(dào )村口时,那两个货郎面前的人少(shǎo )了许多,但老大夫那边一点都没少。
要说生意最好,还得是卖糖(táng )和盐的那个人,然后就是绣线(xiàn )这边。张采萱挑完了绣线,又(yòu )去了那边,买了两罐盐一罐糖,她买这些,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尤其是盐,哪怕再贵,村里也(yě )多的是人买两罐三罐的。谁知(zhī )道过了这一回,以后还有没有得(dé )买?
村口宽敞的地方上挤满了人,顿时就喧闹起来。两百斤粮食(shí ),有些人家中总共都没有这么(me )多。如果换了免丁,一家人日(rì )子还过不过?
张采萱没答话,她的眼神已经落到了齐家房子边上。那里是往西山上去的小路,有(yǒu )人很正常,但是他们没往山上(shàng )去,直接走进了张采萱家的地,往他们这边过来了。
这话张采萱赞同,自从灾年开始,杨璇儿虽(suī )然在村里算是最早有暖房的, 但(dàn )是她没有马车,始终没有去镇(zhèn )上换粮食,而村里,哪里有精细(xì )的粮食?再说她当初应该没有多少银子备下白米,要不然她一个(gè )姑娘家,应该也不会独自跑到(dào )山上去挖人参。所以,吃这么几年,应该是没了的,就是还有,也没多少了。
小孩子天真烂漫, 不(bú )知愁滋味。但是张采萱和秦肃(sù )凛的面色都紧绷起来, 虎妞娘更(gèng )是一路碎碎念,可别再要交税粮(liáng )了,现在外头可没有东西吃,地里长出来的草喂鸡都不够。
抱琴(qín )爹娘纠缠无果,后来找了村长(zhǎng ),也和抱琴算作一家 ,什么都没出,混过了此次征兵。
请收藏我们的网站:m.runzeqingyang.comCopyright © 2009-2025